廣皓天部署 10 臺溫度沖擊試驗箱,構建固態電池量產前 “環境可靠性矩陣”
點擊次數:81 更新時間:2025-07-18
近日,廣皓天宣布在其固態電池研發基地部署 10 臺高精度溫度沖擊試驗箱,構建起覆蓋全場景的 “環境可靠性矩陣"。這一舉措旨在量產前對固態電池進行多維度溫度測試,為產品商業化落地筑起堅實的質量防線。

此次部署的 10 臺設備并非簡單的數量疊加,而是按 “梯度溫度 + 復合應力" 原則科學配置。其中 3 臺專注于超低溫區間測試(-70℃至 - 40℃),模擬高緯度極寒環境;4 臺覆蓋常溫交變范圍(-20℃至 85℃),對應汽車、消費電子等主流應用場景;剩余 3 臺則聚焦高溫沖擊(60℃至 150℃),考核電池在快充、短路等工況下的穩定性。這種矩陣式布局可同時開展 10 組差異化試驗,測試效率較單臺設備提升 8 倍以上。
該可靠性矩陣的核心優勢在于實現了 “三維度同步驗證"。在溫度沖擊維度,設備群能精準復現從 - 60℃到 120℃的驟變(轉換時間<5 秒),單日可完成 2000 次循環測試;在應力耦合維度,通過與振動臺、壓力機聯動,模擬電池在車輛行駛中的 “溫度沖擊 + 機械振動" 復合環境;在壽命評估維度,基于 10 臺設備的并行測試數據,可建立電芯壽命預測模型,將傳統需要 6 個月的加速老化試驗縮短至 45 天。

在實際運行中,該矩陣已展現出強大的問題識別能力。針對某款硫化物固態電池,通過不同設備的協同測試發現:在 - 40℃沖擊下,電池容量衰減率比常溫下高 12%;而在 85℃高溫沖擊后,界面阻抗會出現階梯式增長。研發團隊根據矩陣提供的交叉分析數據,優化了電解質配方與電極極片的軋制工藝,使電池在全溫域的性能一致性提升至 95% 以上。
據廣皓天量產負責人介紹,該矩陣可實現固態電池 8 大核心指標的同步驗證,包括容量保持率、內阻穩定性、脹氣量等,單批次測試就能覆蓋從材料級到電芯級的全鏈條驗證需求。數據顯示,通過矩陣篩選的電芯,在后續整車路試中的故障率降低了 72%,將產品上市前的可靠性驗證周期壓縮至 3 個月。

業內專家認為,這種規模化、系統化的可靠性測試體系,固態電池量產前的驗證空白。隨著該矩陣的全面運轉,廣皓天有望在年內實現固態電池的量產質量閉環,為行業樹立 “環境可靠性" 的新,推動新能源電池產業向更高標準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