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列表 / products
阻止泄漏加劇:設備運行時制冷壓縮機持續工作,會導致制冷劑泄漏速率提升 30%-50%,同時可能因系統壓力失衡引發壓縮機過載損壞。需一時間按下設備急停按鈕,切斷總電源,關閉制冷系統閥門(若設備配備手動截止閥),從源頭減少制冷劑釋放量。
規避人員安全風險:泄漏的制冷劑(如 R404A)在常壓下沸點約 - 46.5℃,接觸空氣會迅速吸熱降溫,若直接靠近未關停的設備轉移樣品,可能導致手部、面部接觸低溫氣體或管道凍傷;同時制冷劑泄漏后密度大于空氣,易在地面積聚,關停設備后可及時開啟實驗室通風系統(如防爆排風扇),降低氣體濃度,避免缺氧或呼吸道刺激。
減少樣品二次損傷:耐寒耐濕熱折彎試驗箱泄漏后,腔體內溫度會快速回升(如從 - 40℃升至常溫可能僅需 15-20 分鐘),濕度控制系統也會因溫度失衡陷入紊亂。但此時樣品仍處于相對穩定的封閉環境,若先轉移樣品,反而可能因暴露在常溫高濕環境中,導致表面凝露或應力突變,比在設備內多承受 20%-30% 的額外損傷風險。
安全評估操作:用制冷劑檢漏儀檢測實驗室空氣中制冷劑濃度(需低于 1000ppm,符合 GB 50747-2012《制冷機房設計規范》),同時用紅外測溫儀檢測試驗箱腔體外部溫度(確保表面溫度≥5℃,避免接觸凍傷)。若濃度超標或溫度過低,需延長通風時間,必要時佩戴防毒面具與防低溫手套。
樣品轉移規范:打開耐寒耐濕熱折彎試驗箱艙門前,先緩慢開啟泄壓閥(若有),避免腔體內外壓差導致門體突然彈開;轉移時使用帶保溫層的專用容器(如泡沫保溫盒),將樣品快速移入容器內密封,防止樣品溫度在轉移過程中驟變(要求轉移時間≤3 分鐘,溫度波動控制在 ±2℃內)。針對動力電池極耳等易氧化樣品,還需在保溫容器內放置干燥劑,避免濕度殘留影響后續測試。
轉移后記錄:同步記錄泄漏發生時間、當時試驗工況(如設定溫度 - 40℃、濕度 90% RH、折彎循環次數 500 次)、樣品轉移時的實際狀態(如是否有結冰、形變),為后續數據修正或重新測試提供依據。
泄漏點排查:聯系耐寒耐濕熱折彎試驗箱廠家售后團隊(如廣皓天技術人員),通過肥皂水涂抹法或氮氣保壓測試,定位泄漏點(常見于制冷管道焊接處、閥門密封圈、壓縮機接口),更換損壞部件(如耐低溫密封圈、銅管)。
系統修復與校準:修復后需重新加注制冷劑(按設備銘牌標注量精準添加),并進行制冷性能測試(如從常溫降至 - 40℃的時間需≤60 分鐘,符合出廠標準);同時對溫濕度系統、折彎機構進行校準,確保溫度偏差≤±0.5℃、濕度偏差≤±2% RH、折彎角度偏差≤±0.1°,避免泄漏事件影響設備核心測試精度。
樣品處理建議:若泄漏前樣品已完成 80% 以上測試,且轉移后狀態無明顯異常,可在設備恢復后重新設定相同工況,補做剩余測試;若樣品出現結冰、形變或表面腐蝕,則需更換同批次樣品重新測試,確保數據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