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列表 / products
在三軸電磁振動臺開展手機主板、車載雷達等樣品的抗振測試時,常需根據測試方案切換 X/Y/Z 軸(如從 X 軸運輸振動切換至 Z 軸跌落模擬)。此時操作是否需要先停止振動,并非單純的流程問題,而是由三軸電磁振動臺的驅動原理、測試模式及樣品特性共同決定 —— 直接切換可能導致設備損傷或數據失真,先停止再切換雖更安全,但部分場景下可通過設備技術設計實現 “動態切換"。結合廣皓天三軸電磁振動臺的應用實踐,需按 “模式適配" 原則制定操作規范,確保兼顧效率與安全性。

從設備驅動原理看,三軸電磁振動臺的 X/Y/Z 軸依賴獨立電磁驅動單元(每軸配備專屬勵磁線圈與動圈組件),切換軸本質是調整各驅動單元的功率輸出與相位協同。若在 “分時振動模式"(單軸單獨運行)下直接切換軸,會導致未運行軸的驅動單元突然加載負載 —— 例如原 X 軸以 100m/s2 加速度運行時,直接切換至 Y 軸,Y 軸驅動單元需瞬間從 “零負載" 躍升至匹配樣品重量的負載,可能引發功率波動超 30%,長期如此會加速電磁線圈老化,甚至導致三軸電磁振動臺的動態平衡系統失效(如臺面水平度偏差超 0.1mm/m)。因此,廣皓天三軸電磁振動臺在分時模式下,強制設置 “先停振再切換" 邏輯:振動停止后,設備自動檢測各軸負載狀態(如樣品重量適配性),確認無誤后才能啟動新軸振動,避免驅動單元沖擊損傷。

僅有一種特殊場景可支持 “直接切換":配備 “動態軸切換保護系統" 的三軸電磁振動臺在 “同步振動模式" 下的軸權重調整。例如廣皓天部分機型,支持在 XYZ 三軸同步振動時,直接調整某一軸的振動能量占比(如從 X 軸 40%、Z 軸 30% 切換為 X 軸 30%、Z 軸 40%)—— 其核心原理是通過獨立相位過渡控制算法,讓待調整軸的驅動功率緩慢變化(每秒波動不超 5%),同時其他軸功率同步補償,確保總負載穩定(波動≤±2%),且樣品受力無突變。但這種 “直接切換"軸權重調整",并非切換至單一新軸,且需滿足樣品耐受度(如金屬材質樣品可承受,塑料樣品仍建議先停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