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列表 / products
小型電磁振動臺的振動能量通過臺面剛性傳遞,臺面輕微變形(如邊緣上翹、中心凹陷)會導致振動波在臺面上傳播時產生 “反射" 與 “衰減"。例如:

某 200mm 規格小型電磁振動臺,臺面邊緣因長期使用出現 0.15mm 上翹,測試 500Hz、加速度 10g 的振動時,臺面中心加速度穩定在 10.2g,而邊緣區域僅為 8.3g,偏差達 18.6%,遠超 GB/T 2423.10-2019 規定的 “同一臺面各點加速度偏差≤10%" 標準;
若樣品(如微型傳感器)恰好固定在 “低振區",會誤判為 “樣品抗振性能合格",實際裝機后可能因振動耐受不足失效;若固定在 “過載區",則可能導致樣品過度損傷,無法反映真實可靠性。
小型電磁振動臺的臺面設計需與設備激振系統的固有頻率匹配(通常避開常用測試頻率 5-3000Hz)。臺面輕微變形會改變其剛度分布,導致固有頻率偏移 —— 例如原固有頻率為 3500Hz 的臺面,變形后降至 2800Hz,當測試頻率接近 2800Hz 時,臺面會產生共振,出現局部振動幅值驟增(如從 10g 飆升至 15g),干擾正常測試。這種共振在小型臺面上更易集中(臺面質量小,共振能量不易分散),可能直接損壞樣品或傳感器。

小型電磁振動臺固定樣品依賴臺面與夾具的剛性接觸,臺面輕微變形會導致樣品與臺面間出現 “微小間隙"(即使 0.05mm)。在高頻振動(>1000Hz)下,間隙會導致樣品與臺面產生 “撞擊式接觸",既無法穩定傳遞振動能量,還可能產生額外的沖擊噪聲,使傳感器采集到 “虛假振動信號"(如加速度波形出現尖峰脈沖)。例如某 PCB 板測試中,臺面凹陷導致板體一端懸空,傳感器數據顯示 “振動中斷",實際是臺面變形引發的接觸不良。


平整度檢測:使用激光測平儀(精度 0.01mm),在小型電磁振動臺臺面均勻選取 5 個點(中心 1 點 + 四角 4 點),測量各點與基準面的高度差,若差值>0.1mm(針對 200mm 以下臺面),需警惕變形影響;
振動均勻性驗證:在 5 個測點各貼 1 個同型號傳感器(如微型壓電傳感器,重量<2g),啟動設備測試 50Hz、10g 振動,若各點加速度偏差>10%,說明變形已影響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