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料下載 > 大型高低溫試驗設備中出現 “低溫段結霜嚴重”溫度設定還是除霜功能失效?
大型高低溫試驗設備中出現 “低溫段結霜嚴重”溫度設定還是除霜功能失效?
點擊次數:17 發(fā)布時間:2025/9/15
提 供 商: |
廣東皓天檢測儀器有限公司 |
資料大小: |
JPG |
圖片類型: |
JPG |
下載次數: |
0 次 |
資料類型: |
JPG |
瀏覽次數: |
17 次 |
|
詳細介紹: |
溫度設定不當:間接誘因,而非主因 大型高低溫試驗設備的溫度設定需匹配其設計額定范圍(常規(guī)設備低溫下限為 - 70℃,部分機型可達 - 100℃),若設定溫度突破設備設計閾值(如將額定 - 70℃的設備設定為 - 80℃),或低溫段溫度波動幅度過大(超過 ±2℃),可能間接加劇結霜,但并非核心原因: 超閾值設定的影響:當設定溫度低于設備蒸發(fā)器設計的工作溫度時,蒸發(fā)器表面溫度會過度降低(低于 - 75℃),腔體內殘留的微量水分(即使經過除濕,濕度仍可能≥5% RH)會快速凝結成霜,且霜層以 “致密冰晶" 形態(tài)附著,不易自然脫落。但此類情況多伴隨設備 “降溫停滯"(無法達到設定溫度),且調整回額定溫度范圍后,結霜會明顯緩解。 
溫度波動的影響:若低溫段測試中頻繁切換溫度(如從 - 50℃驟升至 - 30℃再驟降),會導致蒸發(fā)器表面溫度反復冷熱交替,空氣中的水分會在溫度回升時融化成水、降溫時再次結冰,形成 “霜層疊加"。但這種結霜多集中在蒸發(fā)器邊緣,且在穩(wěn)定低溫運行后會逐漸穩(wěn)定,不會持續(xù)增厚。
除霜功能失效:直接主因,需重點排查 大型高低溫試驗設備的除霜功能是低溫段防霜的核心保障,其通過 “定時除霜"(常規(guī)周期 4-8 小時)或 “霜層感應除霜"(通過紅外傳感器檢測霜厚),利用電加熱管(功率 5kW-15kW,依設備容積而定)或熱氣旁通技術融化霜層,若功能失效,霜層會持續(xù)堆積,具體表現為: 若人為將除霜周期調長(如從 6 小時改為 12 小時)、除霜時長縮短(從 15 分鐘改為 5 分鐘),會導致霜層融化,殘留霜層在下次低溫運行時快速增厚。這種 “隱性失效" 易被忽視,需對比設備出廠默認參數(如某品牌 1000L 大型設備默認除霜周期 6 小時、時長 12 分鐘)排查。
|
|
文件下載  圖片下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