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列表 / products
快溫變小型高低溫試驗箱的 “常溫啟動" 與 “低溫啟動" 區別顯著,核心差異集中在制冷系統工作狀態、設備保護機制、能耗效率及啟動時長上,直接影響設備穩定性與測試效率。兩種啟動方式的適配設計,是快溫變小型高低溫試驗箱應對不同環境與測試需求的關鍵技術亮點,需結合實際場景合理選擇。
而 “低溫啟動" 通常指設備在低溫環境(環境溫度≤10℃,或設備上次測試后未回溫至室溫即重啟)下啟動,此時快溫變小型高低溫試驗箱的制冷系統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壓縮機潤滑油因低溫粘度顯著升高(可達 25-30mm2/s,較常溫時增加 2-3 倍),流動性變差,若直接啟動,壓縮機軸承摩擦阻力會激增,可能導致線圈過載;二是制冷劑在低溫管路內易凝結成液態,可能引發 “液擊" 風險(液態制冷劑進入壓縮機氣缸,導致活塞無法正常壓縮),直接損壞壓縮機。某北方實驗室案例顯示,冬季環境溫度 - 5℃時,未開啟低溫保護直接啟動快溫變小型高低溫試驗箱,3 分鐘后壓縮機出現異響,停機檢查發現潤滑油已凝固在軸承處。
而低溫啟動時,快溫變小型高低溫試驗箱需啟動 “多重預熱保護流程":首先通過內置的電加熱模塊(功率通常 300-500W)對壓縮機腔體預熱,將潤滑油溫度提升至 15℃以上(降低粘度至正常范圍),預熱時長根據環境溫度需 5-15 分鐘(環境溫度 - 5℃時需 12 分鐘);同時,溫控系統會先控制加熱模塊將內膽溫度升至 10℃以上,避免制冷劑在管路內過度凝結;待壓縮機與管路狀態達標后,才逐步激活制冷系統,且初始制冷功率僅為額定功率的 60%,持續 10 分鐘后再升至滿負荷。這一過程使低溫啟動總時長顯著增加,例如同樣目標溫度 - 40℃,低溫啟動需 60-70 分鐘,較常溫啟動延長 50%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