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列表 / products
從觀察窗結露的核心成因來看,快溫變小型高低溫試驗箱進行低溫測試時(通常低于 0℃,部分場景可達 - 40℃以下),箱內低溫與箱外常溫(尤其是高濕度環境)形成顯著溫差,觀察窗玻璃作為箱內外熱量交換的薄弱環節,其溫度會快速降至露點以下。此時箱外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在觀察窗內側凝結成水珠,甚至在低溫下凍結成霜,導致觀察窗模糊不清。例如,在潮濕的夏季進行 - 20℃低溫測試時,快溫變小型高低溫試驗箱觀察窗可能在 10-15 分鐘內就布滿密集水珠,遮擋視線,無法判斷箱內試樣是否出現變形、開裂等異常情況,若試驗需持續數小時,結露問題會貫穿整個低溫階段,嚴重影響試驗監測效率。
從單純擦拭的局限性來看,依賴擦拭解決快溫變小型高低溫試驗箱觀察窗結露問題存在多重弊端。首先,擦拭需頻繁打開試驗箱門或通過專用擦拭孔操作,開門會導致箱外常溫高濕空氣進入箱內,破壞箱內低溫環境的穩定性 —— 例如原本穩定的 - 30℃環境,開門一次可能使箱內溫度短暫升至 - 20℃以上,不僅需要制冷系統重新投入高負荷運行以恢復目標溫度,還會導致試樣經歷非預期的溫度波動,影響試驗數據準確性;若通過擦拭孔操作,雖無需開門,但擦拭過程中可能因操作不當損壞觀察窗密封結構,長期如此會加劇箱內溫度泄漏,進一步降低快溫變小型高低溫試驗箱的低溫控制精度。其次,結露在低溫下易轉化為霜層,單純擦拭難清除,反復擦拭還可能劃傷觀察窗玻璃,影響后續視物清晰度,形成 “越擦越模糊" 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