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皓天通過供應鏈優化,確保三軸電磁振動臺交付及時性
點擊次數:76 更新時間:2025-07-17
在試驗設備制造領域,交付周期與產品性能同等重要。近日,廣皓天科技通過構建智能化供應鏈體系,將三軸電磁振動臺的平均交付周期縮短 30%,在行業普遍面臨零部件短缺、物流受阻的背景下,實現了訂單履約率 98% 的亮眼成績,為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關鍵行業的研發項目提供了穩定設備支持。

此次供應鏈升級聚焦 “精準預測、柔性調度、協同" 三大核心。在需求預測環節,廣皓天自主研發的供應鏈管理系統接入下業數據庫,通過分析新能源汽車、衛星導航等領域的項目進度,提前 6 個月鎖定特種軸承、高精度傳感器等核心部件需求。系統搭載的 AI 算法可根據歷史訂單數據動態調整備貨量,使關鍵零部件庫存周轉率提升 40%,既避免了過量庫存占用資金,又杜絕了緊急訂單時的物料短缺。
針對設備生產中 “定制化與規模化" 的矛盾,廣皓天創新采用模塊化生產模式。將三軸電磁振動臺拆解為驅動模塊、溫控模塊、控制系統等 12 個標準化單元,通過數字化平臺實現零部件的智能匹配。當某航天企業急需定制 - 60℃低溫振動測試設備時,供應鏈團隊通過模塊重組,僅用 15 天就完成了特殊工況適配,較傳統生產流程節省 2/3 時間。這種柔性生產能力得益于與 20 余家核心供應商建立的 “聯合響應機制",供應商可根據廣皓天的實時生產數據提前備好通用部件,實現定制訂單的快速切換。


在供應鏈協同方面,廣皓天在德國、日本設立零部件儲備中心,針對進口伺服電機、精密減速器等長周期物料建立安全庫存。通過與國際物流企業簽訂優先配送協議,將海外部件的運輸周期從 45 天壓縮至 21 天。去年第四季度物流高峰期間,某批次用于測試的振動臺急需進口編碼器,供應鏈團隊啟動應急方案,通過海外倉調撥 + 包機運輸,僅用 72 小時就完成物料補給,保障了訂單按時交付。
供應鏈的高效運轉還離不開數字化監控體系。廣皓天在生產基地部署物聯網傳感器,實時追蹤原材料入庫、部件加工、整機調試等全流程節點。當某批次導向機構的加工精度出現微小偏差時,系統自動觸發預警,供應鏈團隊立即協調備用供應商補位,避免了批量返工導致的交付延誤。這種 “事前預警、事中干預" 的機制,使生產異常處理時間縮短至 4 小時以內。
“供應鏈的韌性決定了企業服務客戶的底氣。" 廣皓天供應鏈總監表示,目前公司已與 32 家核心供應商簽訂《戰略保障協議》,建立起覆蓋原材料、零部件、物流的全鏈條應急預案。下一步將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供應鏈數據上鏈,進一步提升采購環節的透明度與響應速度。
業內分析認為,廣皓天的供應鏈革新為裝備制造業提供了可借鑒的范本 —— 通過數字化手段打破傳統生產的時空限制,在保障定制化能力的同時實現交付效率躍升,這正是其在三軸電磁振動臺市場持續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