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料下載 > 快速溫變測試箱的 “蒸發器結霜” 會降低制冷能力嗎?
快速溫變測試箱的 “蒸發器結霜” 會降低制冷能力嗎?
點擊次數:20 發布時間:2025/9/4
| 提 供 商: |
廣東皓天檢測儀器有限公司 |
資料大?。?/td>
| JPG |
| 圖片類型: |
JPG |
下載次數: |
8 次 |
| 資料類型: |
JPG |
瀏覽次數: |
20 次 |
|
| 詳細介紹: |
蒸發器結霜的核心危害:直接削弱快速溫變測試箱制冷能力 快速溫變測試箱的蒸發器正常工作時,表面溫度需低于箱內空氣露點溫度(如降溫至 - 10℃時,露點溫度約 5℃),才能通過制冷劑蒸發吸收熱量。若蒸發器表面結霜,霜層會形成 “隔熱屏障"—— 霜的導熱系數僅為 0.15~0.3W/(m?K),遠低于蒸發器金屬管壁的 380W/(m?K),導致熱量無法高效傳遞給制冷劑,制冷能力隨霜層厚度增加呈線性下降。

例如某電子廠的快速溫變測試箱,在 “25℃→-40℃" 降溫測試中,蒸發器結霜厚度達 5mm,原本 10℃/min 的溫變速率降至 4℃/min,降溫時間從 65 分鐘延長至 130 分鐘;同時,制冷系統壓力異常升高(從正常 0.5MPa 升至 1.2MPa),壓縮機因負荷過載頻繁觸發高溫保護(排氣溫度超 120℃),導致測試反復中斷。此外,結霜還會堵塞蒸發器翅片間隙,減少空氣流通面積,進一步降低箱內氣流循環效率,加劇制冷能力衰減。 高濕環境下低溫測試:當快速溫變測試箱在高濕工況(如 85% RH 以上)切換至低溫測試(如 - 20℃以下)時,箱內水汽與低溫蒸發器接觸會迅速凝結成霜。例如在 “85℃+85% RH 濕熱老化測試" 后,直接啟動 “-30℃低溫存儲測試",蒸發器表面 10 分鐘內即可形成厚霜,這是快速溫變測試箱結霜的常見場景。
除霜功能失效:多數快速溫變測試箱配備自動除霜系統(如電加熱除霜、熱氣旁通除霜),若除霜傳感器漂移(誤判霜層厚度)、除霜加熱管損壞,或除霜程序參數紊亂(如除霜間隔過長、除霜時間不足),會導致霜層無法及時清除,持續累積。
制冷系統參數異常:若快速溫變測試箱的制冷劑充注過量,或膨脹閥開度調節不當,會導致蒸發器局部溫度過低(低于 - 40℃),使箱內水汽在蒸發器表面凝結成冰狀霜層,這類結霜硬度高、附著力強,更難清除。


解決蒸發器結霜、恢復制冷能力的技術措施 啟用自動除霜并定期校準:優先選擇帶有 “智能除霜" 功能的快速溫變測試箱,該功能可通過霜層厚度傳感器自動觸發除霜(通常霜層厚度達 3mm 時啟動),除霜時間設定為 10~15 分鐘(避免過長導致箱內溫度回升);每季度用標準溫度計校準除霜傳感器,確保其檢測精度(誤差≤±1℃),防止誤判。
優化測試程序,減少結霜風險:在高濕轉低溫測試前,先將快速溫變測試箱切換至 “除濕模式"(如 25℃+30% RH)運行 30 分鐘,降低箱內濕度后再啟動低溫測試;對需頻繁切換溫濕度工況的測試,可在程序中插入 “除霜段",避免霜層持續累積。
手動除霜與系統維護:若自動除霜失效,需停機進行手動除霜 —— 關閉制冷系統,開啟箱內加熱(設定 25℃),待霜層融化后,用干布擦拭蒸發器表面水分,檢查翅片是否變形;同時,每半年檢查快速溫變測試箱的制冷劑存量(通過壓力表檢測,正常靜態壓力 0.3~0.8MPa),校準膨脹閥開度,避免因系統參數異常導致過度結霜。
|
| |
文件下載  圖片下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