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料下載 > 恒溫恒濕快速溫變試驗箱 “制冷劑管路結霜”溫控異常還是保溫不足導致的?
恒溫恒濕快速溫變試驗箱 “制冷劑管路結霜”溫控異常還是保溫不足導致的?
點擊次數:30 發布時間:2025/9/3
| 提 供 商: |
廣東皓天檢測儀器有限公司 |
資料大小: |
JPG |
| 圖片類型: |
JPG |
下載次數: |
4 次 |
| 資料類型: |
JPG |
瀏覽次數: |
30 次 |
|
| 詳細介紹: |
溫控異常:結霜伴隨 “溫度失控" 特征 恒溫恒濕快速溫變試驗箱的溫控系統由 PID 控制器、鉑電阻傳感器、制冷 / 加熱組件協同構成,若任一環節異常,均可能導致制冷劑管路結霜。當傳感器精度下降(如誤差超 ±0.5℃),會誤判工作室溫度,使制冷系統持續超頻運行 —— 例如目標溫度為 - 20℃,傳感器誤報 - 30℃,控制器仍驅動壓縮機滿負荷工作,導致制冷劑蒸發溫度過低,管路表面溫度低于空氣露點,進而結霜。

此外,溫控邏輯紊亂(如 PID 參數未適配快速溫變需求)或制冷 / 加熱系統協同失效,也會引發結霜。例如設備從高溫(80℃)快速降溫至 - 40℃時,若加熱系統未及時停止預熱,或制冷系統未按溫變曲線降頻,會造成制冷劑在管路內過度節流,形成局部低溫區結霜。這類結霜常伴隨溫度波動超差(>±1℃)、降溫速率驟降等問題,且結霜多集中在蒸發器出口及節流閥附近,影響恒溫恒濕快速溫變試驗箱的溫變精度與效率。


保溫不足:結霜集中于 “隔熱缺陷" 部位 恒溫恒濕快速溫變試驗箱的制冷劑管路(尤其是蒸發器、冷凝器連接段)需包裹高密度保溫棉(如離心、聚氨酯泡沫),若保溫層出現破損、拼接縫隙或厚度不足,會導致管路與外界空氣發生熱交換,引發結霜。例如保溫棉因長期震動開裂,外界濕熱空氣接觸低溫管路(溫度<0℃),水汽在管路表面凝結成霜,這類結霜多集中在保溫破損處,且結霜范圍隨環境濕度升高而擴大。 此外,管路設計缺陷(如局部未包裹保溫層、管路貼近設備外殼)也會導致保溫不足。例如某型號恒溫恒濕快速溫變試驗箱的節流閥管路未做保溫處理,運行時管路溫度低至 - 50℃,與設備內部 30℃的濕熱空氣接觸,瞬間形成厚霜層。這類結霜通常不伴隨溫度失控,但若長期不處理,會導致制冷量損耗增加(損耗率可達 15%~20%),間接影響設備的快速溫變能力,如從 150℃降至 - 70℃的時間延長 10~15 分鐘。
|
| |
文件下載  圖片下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