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列表 / products
低離子含量,避免結垢堵塞:去離子水通過離子交換樹脂去除水中鈣、鎂、鈉等金屬離子,電阻率通常≥10MΩ?cm(建議優選 15-18.2MΩ?cm 的超純水),遠低于自來水(電阻率僅 0.05-0.5MΩ?cm)。在快溫變高低溫實驗箱的加濕罐加熱過程中(加熱溫度可達 95℃以上),低離子含量能避免鈣鎂離子沉積形成水垢 —— 若水垢附著在加熱管表面,會導致熱傳導效率下降 30% 以上,加濕速率從 5% RH/min 降至 2% RH/min 以下,無法滿足 GB/T 2423.3 “恒定濕熱試驗" 的濕度爬升要求。

低雜質含量,保護精密部件:去離子水不含泥沙、膠體、有機物等雜質,可防止水路管路(內徑通常僅 3-5mm)堵塞,避免電磁閥卡滯失效;同時能減少濕度傳感器(如電容式濕度傳感器)的電極污染,確保艙內濕度控制精度穩定在 ±2% RH(若用自來水,雜質會導致精度偏差擴大至 ±5% RH,破壞快溫變測試中 “溫濕同步" 的工況模擬)。
適配超寬溫域,避免低溫結冰隱患:快溫變高低溫實驗箱需在 - 70℃至 180℃區間切換,去離子水的冰點為 0℃(無雜質干擾),而自來水因含離子雜質,冰點可能降至 - 2℃以下,在低溫段(如 - 40℃)停機時,殘留雜質易導致管路結冰膨脹開裂,增加設備故障率。


補水周期:根據快溫變高低溫實驗箱的水箱容量(通常 5-15L)與濕度使用頻率(如每天 8 小時濕熱測試),建議每 3-7 天檢查一次水位,低于水箱刻度 1/3 時及時補充去離子水,避免水箱空燒導致加濕罐損壞。
操作注意事項:補水前需暫停快溫變程序并切斷加濕功能電源;補水時使用專用漏斗,避免水灑入設備內部;每 3 個月清空水箱,用去離子水沖洗 1-2 次,去除殘留微量雜質。
應急處理:若誤加自來水,需立即停機排空水路,用去離子水循環沖洗加濕罐與管路 2-3 次,再重新補充合格去離子水,防止雜質沉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