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列表 / products
在快溫變高低溫實驗箱的測試過程中,樣品發熱是常見場景(如電子元件、電池、電機等樣品工作時會產生熱量),這種額外熱量輸入是否導致溫濕度失控,取決于樣品發熱量、設備控溫能力及測試方案設計,直接關系到測試數據的真實性與設備運行穩定性。
從溫濕度控制原理來看,快溫變高低溫實驗箱的核心是通過制冷 / 加熱系統與加濕 / 除濕系統的動態調節,維持工作室內部溫濕度穩定在設定范圍。當測試樣品產生熱量時,相當于向工作室引入 “額外熱源",會打破設備原有的熱量平衡 —— 若樣品發熱量較小(如微功率芯片,發熱量<50W),設備的制冷系統通常能通過自動提升制冷功率,快速吸收多余熱量,維持溫度穩定,此時溫濕度基本不受影響;但若樣品發熱量較大(如動力電池充放電測試,發熱量>500W),且設備未具備相應的 “余熱處理能力",則可能出現溫度失控:例如設定 - 20℃的低溫測試環境,因樣品持續發熱,工作室溫度可能無法降至目標值,甚至回升至 0℃以上,同時高溫環境會加速工作室水汽蒸發,導致相對濕度異常下降,形成 “溫濕度雙重失控"。
從實際測試場景來看,樣品發熱引發的溫濕度失控,會直接影響測試結果的準確性。例如在汽車電子模塊測試中,若樣品發熱導致快溫變高低溫實驗箱溫度無法穩定在 - 40℃的低溫設定值,會使模塊低溫性能測試數據偏優,掩蓋實際使用中可能出現的低溫失效問題;而在濕熱循環測試中,樣品發熱導致濕度異常下降,會使樣品受潮程度不足,無法準確評估其耐濕熱性能。此外,長期處于 “超負荷控溫" 狀態,還會加速快溫變高低溫實驗箱制冷壓縮機、加熱管等核心部件的損耗,縮短設備使用壽命。
為避免樣品發熱導致溫濕度失控,需從兩方面做好準備:一是在測試前準確評估樣品發熱量,選擇負載能力匹配的快溫變高低溫實驗箱(如針對高發熱量樣品,選擇制冷量冗余≥30% 的機型);二是優化測試方案,例如采用 “間歇式工作測試"(讓樣品工作一段時間后暫停,待設備恢復溫濕度穩定后再繼續),或為樣品設計專用散熱工裝,減少熱量向工作室擴散。